全部服務項目

飛行害蟲防治

熱帶家蚊

喜好於室內棲息,是臺灣都市居家環境中最常見的蚊種。熱帶家蚊可孳生於任何積水中,特別喜愛含高度有機質之污水,尤其是含腐植質多之滯留水,如市街之水溝、暗溝、化糞池、污水池及人工容器中均可發現其幼蟲,其生活史10~14天即可完成。成蟲羽化後,常棲息於屋內陰暗處、屋外水溝旁之草叢中。

埃及斑蚊

埃及斑蚊喜好室內環境(窗簾、布幔及暗處等)。且警覺性較高,易受驚動而中斷吸血並更換對象。埃及斑蚊喜好家宅內外的器物,如水缸、椰子殼積水等 。檢查環境中是否有孳生源(人工容器中易孳生的清水)。清除積水容器(孳生源)。以「巡、倒、清、刷」的方式,多巡視、倒積水、清潔並刷洗容器,預防孑孓孳生,是預防的根本之道。

白線斑蚊

白線斑蚊喜在室外棲息,一天內可見晨昏二個吸血高峰,約在當地日出前後1-2小時和日落前2-3小時,且下午高峰較上午高。白線斑蚊亦孳生於戶外的樹洞、竹筒等處。清除積水容器(孳生源)。以「巡、倒、清、刷」的方式,多巡視、倒積水、清潔並刷洗容器,預防孑孓孳生,是預防的根本之道。

地下家蚊

地下家蚊幼蟲濾食水中有機物及微生物,主要孳生於住家、公共場所、學校等共大樓地下室之消防栓水槽、化糞池、污水池或暗溝等室內積水處所,積水的地下室與地下停車場、地下化的交通設施等積水處也是適合孳生之處所,這些建築物結構體因常年積水且不流通而成為最佳的孳生源。地下家蚊具有傳播西尼羅病毒 (West Nile virus) 的能力,在臺灣被認為是日本腦炎 (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) 傳播的潛在病媒之一。

小黑蚊 

小黑蚊為雙翅目蠓科昆蟲,學名為鋏蠓。是近年來極度受重視的一種騷擾性(nulsance)害蟲。小黑蚊就是閩南話俗稱的「黑微仔」或「烏微仔」,也有人叫牠「小金剛」。雖然名稱中有個「蚊」字,但小黑蚊並不是蚊子。小黑蚊雌成蟲在白天活動,喜好吸食人血,被叮咬後,患處隨即紅腫疼痛,且奇癢難耐。 

 

普通家蠅

屬於完全變態的騷擾性昆蟲。家蠅會在糞便、傷口、痰及潮濕腐化的有機物(如食物、蛋及屍體)上覓食。家蠅只可以吃流質食物。它們會吐口水在固體食物上進行初步消化,接著將之吮入。它們也會吐出部份消化的食物,將之吮回到腹部。常將一些汙物,甚至於病原體攜帶到飲食物上,污染食物、傳播霍亂、傷寒、痢疾、肝疾等消化系統傳染病,為消化系統傳染病最重要的病媒。

果蠅

 一生可以分為卵、幼蟲、蛹和成蟲 4 個階段。果蠅幼蟲較喜歡新鮮剛腐敗的有機質,常發現於熟透的水果、新鮮的果皮、罐頭、廚餘、垃圾桶或回收瓶罐內之飲食物殘渣內,甚或廚房砧板、工作檯縫隙之潮濕食物殘液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