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服務項目

  • View More 31883129-E486-4164-8A46-2AB44E6B131B.png

    鼠害防治

            



    屋頂鼠:屋頂鼠(Rattus rattus)又稱黑鼠或船鼠,屬齧齒目(Rodentia)鼠科(Muridae)。成鼠體重:150-180公克。外型:背部黑色或灰棕色,腹部灰黑或灰白色。身體纖細,鼻尖,耳大而豎立,長16-21公分。

    溝鼠:溝鼠( Rattus norvegicus)又名挪威鼠或褐鼠,屬齧齒目(Rodentia)鼠科(Muridae)。成鼠體重:350-450公克。外型:體型粗,背部紅棕色,腹部灰色。溝鼠喜居水邊或溝渠之中。

    家鼷鼠:家鼠又名家鼷鼠或月鼠,屬齧齒目(Rodentia)鼠科(Muridae)。成鼠體重:12公克。外型:體毛土灰色,體小,耳及眼均小,屬常見老鼠中,體型最小的老鼠。

    防治方法: 


    1. 物理防治:用黏鼠板.捕鼠籠.補鼠瓶.黏鼠盒來捕捉,依照鼠跡及環境調整擺設的位置。

    2. 化學防治:放置鼠餌劑.依照環境及安全放區域放置。 

    3. 封堵洞口:會勘老鼠會進入地方封堵,使用發泡劑.鐵板.鐵網.發泡劑來進行封鼠洞。
  • View More 043A1512-92F2-4034-9653-C3C66B75C065.png

    爬行害蟲防治

    德國蟑螂:

    德國蟑螂很容易在建築物裡紮根,建造巢穴,且繁殖速度快,每個卵囊可孵出多隻若蟲,這些若蟲由出生至交配期的所需時間短暫,因此人們難以將之徹底驅除。

    棕帶蟑螂:

    棕帶蟑螂的棲息場所,有群居性,常隱身於碗櫥、食物櫥櫃、壁櫥中之擱板、書房之書架、廁所之置物架上、瓦斯爐架上、臥房床板下、化妝檯下、電話機裡、各種久藏之書冊紙張雜誌、電視機裡,數量雖不多,但十分分散。

    美洲蟑螂:

    藏匿的地點,廚房、牆角隙縫、櫥櫃縫隙、溝渠、排水孔、電視機等,白天躲藏夜晚出沒。相較於室內,更常見於室外水溝、廚餘堆放處。

     










    螞蟻:

    螞蟻的活動習性依照不同的種類、食物源有所不同,基本上所有它能夠爬到的地方,都能成為螞蟻的活動範圍。螞蟻可分為雜食性及甜食性,一般戶外比較偏雜食性,室內比較多甜食性。另外戶外一般又比較屬於土棲性,代表他的生活和土壤離不開關係,所以需要定期翻覆環境中的土壤或盆栽檢查是否有蟻窩的存在。

    入侵紅火蟻:

    火蟻俗名是在描述被其螫刺後如火灼傷般疼痛感,其後會出現如灼傷般的水泡。入侵紅火蟻為強勢外來種,在發展族群種將對原有生態系內的一切動植物展生破壞,導致生態體系崩壞。

     










    溫帶床蝨:

    幼蟲及成蟲都以血液為食。不同品種的臭蟲以不同生物的血液為食,其中會吸食人血的又以溫帶臭蟲(Cimex lectularius)和熱帶臭蟲(Cimex hemipterus)較為常見。在取食人血時,會將其唾液注入人體,造成刺激使傷口產生癢感,體質特殊的人亦可能發生過敏反應。​​
  • View More S__197591045.jpg

    飛行害蟲防治

    熱帶家蚊:

    喜好於室內棲息,是臺灣都市居家環境中最常見的蚊種。熱帶家蚊可孳生於任何積水中,特別喜愛含高度有機質之污水,尤其是含腐植質多之滯留水,如市街之水溝、暗溝、化糞池、污水池及人工容器中均可發現其幼蟲,其生活史10~14天即可完成。成蟲羽化後,常棲息於屋內陰暗處、屋外水溝旁之草叢中。

    埃及斑蚊:

    埃及斑蚊喜好室內環境(窗簾、布幔及暗處等)。且警覺性較高,易受驚動而中斷吸血並更換對象。埃及斑蚊喜好家宅內外的器物,如水缸、椰子殼積水等 。檢查環境中是否有孳生源(人工容器中易孳生的清水)。清除積水容器(孳生源)。以「巡、倒、清、刷」的方式,多巡視、倒積水、清潔並刷洗容器,預防孑孓孳生,是預防的根本之道。

    白線斑蚊:

    白線斑蚊喜在室外棲息,一天內可見晨昏二個吸血高峰,約在當地日出前後1-2小時和日落前2-3小時,且下午高峰較上午高。白線斑蚊亦孳生於戶外的樹洞、竹筒等處。清除積水容器(孳生源)。以「巡、倒、清、刷」的方式,多巡視、倒積水、清潔並刷洗容器,預防孑孓孳生,是預防的根本之道。

    地下家蚊:

    地下家蚊幼蟲濾食水中有機物及微生物,主要孳生於住家、公共場所、學校等共大樓地下室之消防栓水槽、化糞池、污水池或暗溝等室內積水處所,積水的地下室與地下停車場、地下化的交通設施等積水處也是適合孳生之處所,這些建築物結構體因常年積水且不流通而成為最佳的孳生源。地下家蚊具有傳播西尼羅病毒 (West Nile virus) 的能力,在臺灣被認為是日本腦炎 (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) 傳播的潛在病媒之一。

    小黑蚊: 

    小黑蚊為雙翅目蠓科昆蟲,學名為鋏蠓。是近年來極度受重視的一種騷擾性(nulsance)害蟲。小黑蚊就是閩南話俗稱的「黑微仔」或「烏微仔」,也有人叫牠「小金剛」。雖然名稱中有個「蚊」字,但小黑蚊並不是蚊子。小黑蚊雌成蟲在白天活動,喜好吸食人血,被叮咬後,患處隨即紅腫疼痛,且奇癢難耐。 










     


    普通家蠅:


    屬於完全變態的騷擾性昆蟲。家蠅會在糞便、傷口、痰及潮濕腐化的有機物(如食物、蛋及屍體)上覓食。家蠅只可以吃流質食物。它們會吐口水在固體食物上進行初步消化,接著將之吮入。它們也會吐出部份消化的食物,將之吮回到腹部。常將一些汙物,甚至於病原體攜帶到飲食物上,污染食物、傳播霍亂、傷寒、痢疾、肝疾等消化系統傳染病,為消化系統傳染病最重要的病媒。

    果蠅:

     一生可以分為卵、幼蟲、蛹和成蟲 4 個階段。果蠅幼蟲較喜歡新鮮剛腐敗的有機質,常發現於熟透的水果、新鮮的果皮、罐頭、廚餘、垃圾桶或回收瓶罐內之飲食物殘渣內,甚或廚房砧板、工作檯縫隙之潮濕食物殘液內。


     

     
  • View More 4B9C7E26-7E2C-4488-BBD3-80EED440F5AF_4_5005_c.jpeg

    木作害蟲防治

    台灣家白蟻:

    為鼻白蟻科昆蟲,群體階級可分為工蟻、兵蟻、生殖蟻三種。 為台灣地區所有白蟻種類中危害人類家屋情況最為嚴重者。屬於地下白蟻,會建立一個地底的主巢,透過地下隧道或者在物體的表面建築泥道,用以連接巢、食物與水源,當破壞泥道時,兵蟻會在開口防禦。

    乾木白蟻:

    乾木白蟻學名截頭堆砂白蟻。由於截頭堆砂白蟻並不會建造通道,無法藉由通道判斷其取食的位置,也不容易從木構造物的外觀判斷其危害的位置,但其危害處旁通常會堆積砂粒般的糞便,可以利用這個特徵判斷危害部位。

     粉蠹蟲:

    粉蠹蟲即是會產生蠹粉的昆蟲,廣義地說,「蠹粉」一詞就是指傷害竹木材內部,使竹木材變成粉末,受到傷害的質材,只要稍微搖動,就會掉下粉末。體型小至中型,常呈長、橢圓桶型或扁平,體長則多介於2mm-20mm,又以長蠹科甲蟲最大。
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  • View More 2D5AB339-B069-462D-91ED-3F864064B01A_4_5005_c.jpeg

    跳蚤防治

    雌蚤通常在寄主身上產卵,但卵無法粘附住寄主,因而掉落在地上或寄主之窩巢。幼蟲以有機質及成蚤未消化之「血便」為食。幼蟲蛻皮兩次三齡,夏日一週內老熟化蛹。蛹產於繭內,且常覆蓋一些有機碎屑,所以難得一見;溫暖季節蛹期5天。成蟲當寄主動物趨近蚤蛹時,蛹受到震動或寄主體溫之影響,即羽化為成蟲。被跳蚤叮咬另有一特徵,即被叮咬的部位多在膝蓋以下之小腿;此乃因跳蚤擅跳,一躍可達二、三十公分(所以才叫做『跳蚤』);又跳蚤的成、幼蟲多棲息於地板的塵芥內,羽化的成蟲自地面跳上來咬人,所以被叮咬的部位多在膝蓋以下之小腿。台灣地區每當春夏之交,在工廠、倉庫、車庫、甚至於住家,常有野貓出現的地方容易伴隨跳蚤發生,尤其在母貓生小猫的時間,容易大量產生跳蚤。
  • View More S__197591044.jpg

    蛾蚋防治

    雙翅目蛾蚋科昆蟲。在台灣以白斑蛾蚋及星斑蛾蚋最常見。蛾蚋的活動不高,經常一停在牆壁上,半天也不見它動一下,所以機械性傳播疾病的機率並不高。幼蟲多孳生於富含有機質的場所,如住家廚房、浴室、戶外淤積排水溝、化糞池及汙水槽等;成蟲則因飛行能力差,常在幼蟲孳生地附近發現其蹤跡。 居家重要騷擾性害蟲之一,體表細毛有攜帶傳染病菌之可能,且其鱗粉易可能造成人類氣喘、鼻炎與蕁麻疹等過敏症狀;另誤食其卵、幼蟲或幼蟲侵入人體則造成蠅蛆症。

     
  • View More 06332AC9-B733-482A-ABBB-F5B5EEFE4253.png

    消毒殺菌工程

     


    空氣或飛沫傳染病:流感、漢他病毒



    食物、飲水傳染:腸病毒、沙門氏菌感染症

    空氣傳播:新型冠狀病毒

    蟲鼠媒介傳染病:登革熱、鼠疫